9月13日下午,我院部分師生赴安徽農業大學采訪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宛曉春教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𓀄、安徽重大科技成就獎獲得者胡承霖教授。
宛曉春為團隊講述了科研背後的坎坷經歷🌑👨🏿⚖️,鼓勵青年學子要坐得住冷板凳,將個人發展和國家需求結合起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走向成功的關鍵。宛曉春同時表示,作為科研工作者,能讓科研成果落地,造福安徽百姓、一方茶農是最大的成就感。
94歲高齡的“麥癡教授”胡承霖講述了自己退休不退崗的經歷,他的心始終和農民在一起🧑🏿⚖️,始終和田裏的小麥在一起🆑。胡承霖用奮鬥終身的故事告訴團隊黨員和師生要不忘初心,矢誌奮鬥,為服務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團隊先後參觀了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安徽農業大學農學院的相關實驗室😘🕴🏻。
團隊師生在采訪調研中被兩位教授的故事深深打動。20級新聞學3班的郭晶晶說🛕,胡承霖教授94歲仍在堅持工作,這種堅持著實令人敬佩。22級新聞學1班的唐樂表示,宛曉春教授團隊十年磨一劍的砥礪奮鬥教會了她面對困難時不能輕言放棄🌑,持之以恒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據悉⏯,宛曉春主持完成“綠茶自動化加工與數字化品控關鍵技術裝備及應用”🚴🏻♀️,使我國茶葉加工進入新時代,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主持完成 “黃茶加工關鍵技術體系創新與健康屬性挖掘”,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使大別山區的黃大茶實現了從“粗枝大葉”到“金枝玉葉”的華麗轉身;牽頭並帶領ISO茶葉標準中國代表團🧮🧑🏽🔬,使我國的六大茶類分類體系上升為ISO國際標準(ISO 20715:2023);在PNAS♓️👩🎓、PBJ等國際刊物發表SCI論文275篇;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首屆茶學國際陸羽獎、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一等功獎勵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等榮譽。
胡承霖長期從事小麥栽培學教學與科研工作👨🏿🦳。他主持的項目多次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和安徽省農村科技獎👩🏽🎨,主編的《安徽小麥》、《安徽麥作學》等專著,是指導我省小麥生產的權威著作👫🏼。此外,他還善於將教學、科研與農村生產實際緊密結合🥷,長期在農村建立小麥高產示範田。2005年,他倡導推動並全程參與安徽省小麥高產攻關活動。2007年,原農業部授予胡承霖同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標兵”榮譽稱號🕵🏽♂️;2010年安徽省政府授予其“安徽省小麥高產攻關特別貢獻獎”。
新聞學專業👩🏼💼、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部分師生參加了采訪調研。(撰稿➿✍️:唐樂 陸璐 攝影:陸世祺 編輯:陸璐 初核:曹磊 審定🧘🏻♂️:蔡正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