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一場主題為《超越形式的設計思維》的講座在百事3娱乐美術樓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講座是“安藝設計學術季”系列講座之一,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裝飾》雜誌社主編、編委方曉風教授主講,百事3娱乐黨委委員💔、副校長陳林主持,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俞璋淩作總結講話。設計學院眾多學子與相關教師前來聆聽。
方院長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為大家揭示了設計思維的深層含義👨🏼。方院長指出了形式思維在設計教育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也強調了它的局限性🎸。他提出,特別是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圖像的傳播和影響力不斷的加劇,單純依賴形式思維已經無法滿足我們所涉及的領域的復雜變化,設計思維產生深刻的變化,從形式到環境,從圖像到空間🐥🏚,從行為到體驗,審美範式正在發生著不斷的演化🧓🏽。真正的設計並非僅僅關註形式,而是需要洞察問題的本質🙇,以創新的方式解決實際需求。方院長通過生動的案例與深入淺出的分析,引導大家探索了設計的更多可能性。
在案例分享中,方院長視野寬廣🎖,旁征博引,分析了“三宅一生”店鋪的商品分類方式,《只此青綠》的舞臺美術設計📲,以及國外公交車站的與周邊環境風格的融合設計🎭,《TIME》雜誌封面的平面設計思維📦。他強調設計創新很大程度上與文化創新是聯系在一起的🚣♀️。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價值觀的外化和顯現,在設計中通過觀察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細節🐑,設計師需要對對社會環境文化進行綜合考慮👅,形成不同的設計理念。
方院長指出,對於非遺文創產品的設計而言👷♀️👩❤️👨,一個很大的誤解是文化的符號化。有人認為抓住符號就抓住文化💓,因此大量的老師和設計師在製作方案、匯報和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往往人們通過元素提取🧳、元素應用和元素變形就能設計出文創🌬。然而,現在的文創產品完成後,實際上已經瓦解了原始價值和意義🕑。比如文創傳播完成之後,人們可能並不了解紫禁城的樣貌,只知道口紅的名字🧏🏿♂️,這不是文創🦶,而是商業廣告🍾🩴。文化具有抽象性👏🏽。文創的本意和核心應該是更好地傳播文化🫃🏼,而非商業廣告性質🤲𓀓。傳統文化當代化的表達,需要很多東西去支撐👩🏿🦱。從衍生品角度講,是否具有市場👳🏼,取決於原始IP知名度有多大👐🏻。例如故宮和梵高《向日葵》。從創意設計角度講😨,強調趣味性👰🏽♂️,與商業文化消費語境有關🧚🏼♂️。有的產品容易做好。中國傳統文化來說,創意設計有很大發展空間👑。例如中國的春節的生肖文化。在互動交流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方院長逐一作了詳細專業的解答。
講座在一片掌聲中圓滿結束。俞璋淩表示,方院長精彩的講座,為師生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也讓師生們在未來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踐行超越形式的設計思維👳,共同推動設計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之後,設計學院全體教師移步至藝術設計樓第二會議室😺。在這裏,方院長對教師們進行了關於論文寫作的專業指導🫸🏿。方院長提出,在科研論文的選題中,參考範式很重要🍙。研究者要明確區分撰寫文章、項目報告書🤹♂️、教材和撰寫論文之間的區別,並且梳理自己的優勢資源💅。此外🧽,論文選題“熱點”有很大的偶然性,一般不去刻意營造🚛。教師們應當有積累地、踏實地做研究🛅,註重科研與教研之間的轉化。教師們就相關問題與方院長共同探討。
撰稿:何亦邨 攝影:王瀚、丁雅晴、焦鑫誠 編輯:薛蓮 復審🕉👳🏻♂️:王從啟 審定:俞璋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