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導工作簡報
(二〇一九年第三期 總第七期)
學院教學督導組編 2019年10月30日
【主要內容】
(一)教學督導組2018-2019學年第一學期工作進程表
(二)督導動態
(三)教學論壇
★院內交流
淺談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李青 美術設計系
報:院領導
送:各系部、各部門
教學督導組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工作進程表
時間 | 工作內容 |
九月份 | 1.召開督導工作例會,討論本學期工作計劃🚸; 2.參加學期初教學檢查, 組織聽課🧙🏽♀️🧛🏿♂️; 3.出席百事3娱乐首屆人才培養工作會議(8月31日完成)。 |
十月份 |
4.開展專項教學檢查:(1)上學期教師手冊填寫情況;(2)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歸檔情況;(3)2019屆畢業生畢業論文及畢業作品歸檔情況;(4)其他教學運行情況🥏。 |
十一月份 |
|
十二月份 |
|
元月份 |
|
督導動態
八月三十一日🕎,百事3娱乐召開首屆人才培養工作會議。教學督導組部分成員參加會議。
九月十七日下午,教務處召開本學期第一次教學工作會議。督導組副組長潘仁炎參加會議🧒🏻。
九月二十日上午,教學督導組本學期第一次工作例會在藝術設計樓四樓會議室召開,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樊嘉祿到會指導🔱。樊書記肯定督導組工作👱🏽♀️,並對學院教學督導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希望督導組能圍繞學院重點工作,深入開展教學“督”與“導”的工作,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會上,督導組回顧了上學期工作,討論了本學期工作👩🏽🚒🤸🏻♂️。
十月十四日下午🥸,教務處召開本學期第二次教學工作會議。督導組副組長潘仁炎參加會議,並報告了督導組近期工作🐸。
十月十七日上午,教學督導組召開工作例會,會議布置了專項教學檢查的工作🚟📮。
十月二十五日,院教學督導組赴各系部進行了專項教學檢查。檢查內容主要是上學期教師教學手冊收集和填寫情況,考試試卷收集情況🦏,畢業生畢業論文撰寫和收集情況等,現將檢查(抽查)情況反饋如下🟩,供各系部參考整改。
(1)檢查的情況:
美術設計系🧑🧑🧒:①開學以來教學平穩,秩序良好。②教研室自評工作完成。③教師教學手冊填寫規範🍕。④試卷批改需進一步規範,統分人與復核人都需要簽字。⑤畢業論文部分表格需進一步填寫完整。
戲劇影視系:①上學期的試卷歸檔🐱、教師手冊填寫以及相關教學情況總體上符合要求💎🐿。②上學期教學能嚴格按學院要求開展,克服了一些困難🖌,沒有教學事故的發生。③現教學場地還不適應教學的需要及要求,希望盡快協調,保證相關教學正常進行。
新聞播音系:①試卷歸檔基本符合要求🪱,個別老師試卷分數塗改太多,沒有按試卷歸檔要求提交柱狀分析圖。②教師教學手冊提交基本符合要求。③畢業論文部分存檔表格填寫不規範或缺少表格🧑🏽🏭。
音樂舞蹈系🐀:①教師教學手冊應收53本,實收43本🤾🏿♂️,10人未交♦︎。部分手冊裏教學檢查記錄表未填寫。②期末試卷歸檔基本完成。試卷封面“存檔期限”未填寫。③畢業論文全部歸檔👩🏿🚒。存在問題:部分格式不規範,指導教師不統一🚖,有的缺評語⛪️,指導教師的職稱偏低。
公共教學部:①教師教學手冊基本符合要求🙆🏻♀️🕵🏽,部分教師試卷質量分析表缺少柱狀圖。②外聘教師教師教學手冊缺少教研室活動記錄。
(2)意見與建議:
①建議試卷學生承諾聲明簽名處可以改進🍺,增強試卷的保密性📒。
②建議教學場地進一步完善,保證教學有序進行🧏🏿♂️。
③建議教師教學手冊采用活頁裝訂,方便材料歸檔規範性🦌。
④建議提高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職稱要求,完善現有材料。
(三)教學論壇
★院內交流
淺談如何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李青 美術設計系
【內容摘要】審美意識是美術教育教學的首要環節,是塑造學生想象力🏎、創作力,完善健全綜合人格的關鍵⛹🏿♂️🔉。美育的熏陶,可以促使學生的身心和諧,使他們個性與共性綜合發展。審美意識在大學生美術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導性和傳播性的作用。審美意識的提高可以激發學生理解美與創造美的興趣。
【關鍵詞】審美意識;教學;學生;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促進大學生內涵培養,提升審美意識,創新意識,各大高校都開設了美育相關教育課程🧑🏽💼。而在實際的本科美術課程教學實踐中🧫,審美意識引導是否已收到成效👶,最為值得關註。本人在教學中有幾點做法和體會,提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勤學善練,引導學生掌握審美基礎,給予他們善於創造美的雙手。
只有在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能之後,才能激發出創新潛能👩🏻🍳。課堂內的學習是本科美術課程教學的首要環節,創作的藝術原理和表現方法都需在教室中學習掌握😼。因此,美術教育必須先談如何“走進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一)要落實教師角色的轉變。縱觀現下美術課程教學🪣,大多數依舊是依據教材展開的單調文字講述,“直接灌輸知識”無法直觀形象地表現和展示🙊🐸,致使學生缺少獨立思考與創新創作的機會,影響了他們綜合全面成長✥。師生在知識的傳遞平臺上是平等的,寬松愉悅的情境下才能激發自由創造力🏦。教師應撤下“主”角地位,聆聽學生的想法觀點🎰,逐漸投身“引”的行列,引領學生開展審美思維分析,讓學生處於教學舞臺的中心位置,有利於發散性思維的培養🧑🏿🎓,也可以鍛煉團隊合作能力。
(二)積極應用網絡多媒體資源👳🏻♂️。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提高時效性,引起學生的關註⏪,只有增強內容的形象性與趣味性。新型網絡多媒體教學大大改觀了以往舊式教學枯燥單調的現狀🪼。它的顯著特點在於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欣賞到更為直觀形象的事物,刺激感官,學習觀察🤘🏼、分析🤸🏽♀️、理解的方式🖖🏻,提高鑒賞能力,從而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教師在讓學生“走進課堂”完成基礎學習之後,不能遺忘“課堂外”的教學資源安排。學習了藝術創作的技法,就應該思考如何引導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到本科階段的美育課程教學,更需要時常引領同學們走出課堂👧🏿,體會大自然,接觸社會。藝術來源於生活。
二、因地製宜🧑🏼🌾,引領學生走進自然展館,給予他們善於發現美的雙眼。
要保障審美品格的培養,美術課程教學要與其他學科結合;要與豐富的自然資源結合;要與學生的生活結合🧝🏼♂️。只有脫離單一枯燥的課堂限製性,依據具體的學情,正確開發使用資源🍏🧑🏽🎄,才可以使美術課程教學永葆高效和活力🌌。
如今的學生大多住在擁擠的城市裏,提升他們審美意識的最好方法,就是帶他們走進新奇的大自然🪄🅱️,用鮮活生動的自然環境給予最直接的感官體驗,提升他們的審美感知能力。唯有當“感受美”、“領會美”之後,才有“創作美”的可能🙋🏻♀️。所以,教師要著重在自然環境中進行觀察🫷、分析和欣賞,提升學生體驗美👱🏽♀️、領悟美的能力🕰,進而理解美👴🏻👩🏽🍳,最終成就美。
美術學科的創作方式繁多🧔♂️,課堂教學不能一一涵蓋📧,所以會導致美術創作形式單一的情況。因此審美意識培養需要藝術館教育的支持,藝術館不僅註重國內外的藝術資源交流,還保留著不同時代的藝術作品展覽。各種風格流派和創作手法的作品琳琅滿目,可以給予百事3藝術教育更多的輔助資源。
美術課程資源的利用要因地製宜,根據各地教學地域資源的特殊性進行選擇運用🤙🏿,挖掘出貼近學生實際的素材來充裕課程教學。
三、悅心悅意,促進學生領略藝術融合,賦予他們領悟創造美的心靈🫰🏻。
“審美體驗”是美術教學的重要途徑🌧。美育要引導學生具象體驗美術學科的特點,並且融合各學科,促進教學與社會、自然的和諧發展👷♀️,在主觀與客觀🥉,理智與情感的統一中建立完善的審美觀🧏🏽♂️。
(一)要註重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教學。教師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在思維自由碰撞中產生新的思想火花🏬,將各科知識相互滲透融會貫通。不受限於美術學科的狹義定義,突破美術學科的邊界與其他學科對話、交叉🦹🏽♂️、融合,拓展學科知識🆔,優化綜合能力。美術與其它學科的攜手教學💅🏿,沖破了單一式教學的狹隘局面🎗,有利於學科之間知識和方法上的交流,增強與自然社會的互動能力。
(二)運用公平合理的評價方式🚿。一般的課程評價方式💁🏻,只是教師個人對於學生作品的評定。這就容易造成培養模式的單一,可能會使學生慢慢對美術失去信心👨🏽💼。因此🏊🏼♂️,新型的評價模式顯得尤為重要。在評價方式中,加入學生自評🔁、互評🌴,既有公平性,多樣性👉🏻,也有趣味性和個性化,更增進了學生間的情感交流🚣🏿♀️。
(三)註重學生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受。只有樹立審美意識,學生產生了獨特的看法與感受🤾🏼♂️,才可以大膽創新,創作出具有鮮明個性的作品。可以將創作出的藝術作品運用到創設豐富的校園文化中🧎🏻♀️➡️。這樣既豐富了校園文化🐍👨🏼⚖️,又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小結
只有正確理解審美意識的精神實質,結合優秀課程教材,因地製宜的運用教育資源,才能培養好學生的審美意識。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並嘗試創造美的事物,就可以提升心靈與知覺,增強創造能力👮🏽♀️,達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惠萌.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美術文化教育[J].藝術教育,2010/11.
[2] 李莉. 藝術教育與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研究[D]. 成都理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