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百事3高峰學科建設五年規劃
(2020—2024年)
學科是高校學術地位🥢、辦學水平、辦學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為貫徹國務院《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國發〔2015〕64號)精神,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一流學科專業與高水平大學建設五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皖政〔2016〕115號)要求☦️,在省現有學科建設的基礎上力爭一流、形成高峰,努力建設高等教育強省,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特製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及全省教育大會精神🎥,按照“國家地方急需、國內排名前列、體製機製先進🛑、社會貢獻重大”的原則,以對接國家及安徽重大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提升學科水平和創新引領能力為目標,以體製機製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創新平臺建設為基礎,以高水平人才隊伍(團隊)建設為關鍵,大力推進高校學科優化和內涵式發展,促進學科水平整體實力提升🤱🏽🐎,為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建設思路。
1.堅持統籌協調。瞄準國家和安徽重大發展戰略,統籌配置學科建設與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安徽省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發展資源🚣♂️;統籌規劃Ⅰ、Ⅱ、Ⅲ類高峰學科建設,形成良好的學科發展生態🧙🏽♂️;統籌建設優勢學科🧜🏼♂️🙍🏼、特色學科🎇、急需學科🐷,重點建設一批學術基礎厚實、優勢與特色突出的學科,扶持一批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密切相關的薄弱、空白、急需、交叉學科👧🏻;統籌協調省政府有關部門之間、政府主管部門與高校之間🫰、在皖部委高校與省屬高校之間🧑🏼🎓、省屬高校與長三角高校以及學科👡、平臺、人才之間的關系,健全深度合作機製。
2.堅持科學分類。遵循學科發展規律,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國家戰略需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世界一流和國內一流學科為標桿,分類分層建設基礎學科🕵🏽👰🏻♀️、應用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堅持“固優👩👧👨🎨、強特、扶需”🦶🏻,對優勢學科和部分學術基礎厚實、研究優勢突出的特色學科實施重點建設🍳,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促進部分優勢學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大部分特色學科與扶持學科實施需求導向🗓,引導其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參與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努力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學科創新體系🏂;大力扶持一批急需的空白學科、薄弱學科及新興交叉學科🙍🏿♂️,努力夯實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教育教學改革的學科基礎🔶,加快提升全省高等教育發展整體水平。
3.堅持開放合作。搭建合作平臺,建立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際合作、國際合作的新機製;大膽引入社會資源,合作共建人才隊伍🤚、學科平臺🙅♀️、產業聯盟;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促進高等教育國際化,積極引進、有效借鑒國際一流學科的建設標準與經驗,踴躍參與國際學術競爭🦇,努力提升學科國際影響力;建立在皖部委高校對口支持省屬高校機製,建立省屬高校優質資源共享機製⛺️;探索省屬高校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機製🚶➡️;建立省屬高校與在皖部委高校、大型企業👩🏼⚖️🧔🏿♀️、科研院所聯動發展機製🦓☝🏻,推動省屬高校之間的“省域協同發展”,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4.堅持動態發展。建立動態調整機製🟫,對缺乏特色、發展速度滯後🦈、成長前景不佳的學科🦾,根據新一輪學科評估結果,及時予以調整退出🕵🏻。建立獎懲責任製,把學科建設的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各百事3主要負責人和學科建設項目負責人🥕,保證學科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建設目標
在2020—2024年建設周期內🦻🏻,通過科學規劃、重點建設、動態調整,重點支持若幹優勢特色學科率先達到或接近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鞏固提升一批潛力學科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持續支持一批建設目標明確、對接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學科👮🏻,形成與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布局合理👨🏽💻、高峰凸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的良好學科生態🧏🏻♀️。
2020年,Ⅰ類高峰學科率先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力爭全部通過教育部“雙一流”終期評估;省屬高校Ⅰ類、Ⅱ類高峰學科力爭在全國學科評估中實現A類等級突破,4—6個學科達到國內學科排名前20%左右💁,且至少有1—2個二級學科或方向達到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水平🤌🏿🙉;10個左右Ⅲ類高峰學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帶動省屬高校創新能力邁上新臺階◾️。
2024年,Ⅰ類高峰學科力爭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全國學科評估中,Ⅱ類高峰學科力爭達到國內學科排名前20%,部分Ⅱ類高峰學科達到國內學科排名前10%🤵🏽♂️,若幹Ⅱ類高峰學科達到國內學科排名前5%左右;Ⅲ類高峰學科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支撐服務安徽產業發展🏇🏼。
全省高校學科結構明顯優化🦶🏽,學科的龍頭作用充分發揮👳🏿♂️🤸。各類高峰學科在推動人才集聚🚽、知識創造與輻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大貢獻。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工作方面成果顯著,學科鏈與產業鏈的對接更加緊密,學科對接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滿足行業產業發展急需以及為政府決策提供咨詢的能力明顯提升。
三、建設任務
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著眼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著力重點突破、以點帶面,高峰學科分為Ⅰ、Ⅱ、Ⅲ3個層次,分類設置建設目標,整體優化布局結構➗,全面提升學科水平☠️。
(一)Ⅰ類高峰學科。建設目標是達到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高水平學科🧑🏼🚒。入選範圍是學科方向瞄準國際學術前沿🍕、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已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學科或高峰學科建設特別支持學科。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教研函〔2017〕2號)和省教育廳關於組織實施高峰學科建設計劃的有關部署🫸,共有14個學科作為Ⅰ類高峰學科進行建設🛣。
Ⅰ類高峰學科名單(共14個學科)
序號 | 百事3名稱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01 | 數學 |
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02 | 物理學 |
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03 | 化學 |
4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04 | 天文學 |
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08 | 地球物理學 |
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10 | 生物學 |
7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712 | 科學技術史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9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0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827 | 核科學與技術 |
1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12 | 合肥工業大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3 | 安徽大學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14 | 安徽理工大學 | 0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二)Ⅱ類高峰學科。建設目標是達到或接近國內一流並在若幹學科方向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對支撐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入選範圍是學科總體水平已處於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部分已具有沖擊國內一流水平的條件和基礎🧚🏿♀️;學科主幹方向與安徽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結合🔓,對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安徽省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安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興盛有重要支撐作用,擁有高水平人才隊伍和省部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通過5年建設,在全國學科評估中達到排名前20%,部分學科排名前10%,若幹學科排名前5%左右的學科🦿。通過研究分析與科學論證🤛,初步遴選17個學科作為Ⅱ類高峰學科進行建設。
Ⅱ類高峰學科名單(共17個學科)
序號 | 百事3名稱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1 | 安徽農業大學 | 0710 | 生物學 |
2 | 安徽師範大學 | 0703 | 化學 |
3 | 安徽醫科大學 | 1007 | 藥學 |
4 | 安徽師範大學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5 | 安徽工業大學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6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1008 | 中藥學 |
7 | 安徽農業大學 | 0901 | 園藝學 |
8 | 安徽財經大學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9 | 淮北師範大學 | 0703 | 化學 |
10 | 安徽建築大學 | 0833 | 城鄉規劃學 |
11 | 安徽大學 | 0602 | 徽學 |
12 | 安徽師範大學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詩學) |
13 | 安徽大學 | 0806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4 | 安徽大學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15 | 安徽醫科大學 | 1004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
16 | 安徽農業大學 | 0714 | 生態學 |
17 | 安徽醫科大學 | 1002 | 臨床醫學 |
(三)Ⅲ類高峰學科。建設目標是學科整體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成為服務安徽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學科🙍🏼♀️。入選範圍是服務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社會發展急需,或者學科基礎較好、具有一定特色和發展潛力,通過建設能夠提升省屬高校整體學科實力,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獲得B等級🤹🏻♀️、博士學位授予高校獲得B-等級以上、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高校獲得C+等級以上、工程類一級學科博士點獲得C等級以上的學科😜,以及獲得省一流學科獎補資金項目的學科👨🏽🏭。通過研究分析與科學論證,初步遴選31個學科作為Ⅲ類高峰學科進行建設🈴。
Ⅲ類高峰學科名單(共31個學科)
序號 | 百事3名稱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1 | 安徽大學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2 | 安徽大學 | 0301 | 法學 |
3 | 安徽大學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4 | 安徽大學 | 0701 | 數學 |
5 | 安徽大學 | 0713 | 生態學 |
6 | 安徽大學 | 0714 | 統計學 |
7 | 安徽大學 | 0811 | 控製科學與工程 |
8 | 安徽大學 | 0703 | 化學 |
9 | 安徽師範大學 | 0602 | 中國史 |
10 | 安徽師範大學 | 0401 | 教育學 |
11 | 安徽師範大學 | 0714 | 生態學 |
12 | 安徽農業大學 | 0907 | 林學 |
13 | 安徽醫科大學 | 0710 | 生物學 |
14 | 安徽醫科大學 | 1001 | 基礎醫學 |
15 | 安徽工業大學 | 0806 | 冶金工程 |
16 | 安徽工業大學 | 0703 | 化學 |
17 | 安徽理工大學 | 0814 | 土木工程 |
18 | 安徽理工大學 | 0819 | 礦業工程 |
19 | 安徽理工大學 | 0802 | 機械工程 |
20 | 安徽理工大學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21 | 安徽理工大學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22 | 安徽財經大學 | 0716 | 統計學 |
23 | 安徽財經大學 | 1202 | 工商管理 |
24 | 安徽工程大學 | 0811 | 控製科學與工程 |
25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1005 | 中醫學 |
26 | 安徽建築大學 | 0813 | 建築學 |
27 | 安徽建築大學 | 0814 | 土木工程 |
28 | 蚌埠醫學院 | 1002 | 臨床醫學 |
29 | 皖南醫學院 | 1002 | 臨床醫學 |
30 | 滁州學院 | 0705 | 地理學 |
31 | 皖西學院 | 1008 | 中藥學 |
四、建設措施
(一)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創新人才。
牢固樹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具有安徽特色的創新創業政策環境和教育體系🔪,在工程、科技、金融等領域🐑,培養一大批具有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心和國際視野的行業精英人才🥧。重點打造一批特色鮮明☞、比較優勢明顯的一流專業、一流課程、一流教材,在科教融合、產學結合上形成穩定有效、持續發展的培養模式。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的實質性合作,有效融合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人才聯合培養。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精品課程、精品教材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學生國際交流水平大幅提升🛃。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等優先支持高峰學科建設。
(二)立足發展特色👩🏻🦯,凝練學科方向⚈。
認真分析上一輪學科評估結果👨🏿⚖️,研判學科所處位置✌🏽,明確學科在國內同類學科中的優勢與劣勢,立足自身優勢特色,準確把握學科未來發展目標與方向🥷🏽🧑🦰;以服務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安徽省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為目標,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學科建設規劃,瞄準學科發展前沿,突出行業與地方特色,整合學科優勢資源與技術力量,凝練若幹相互支撐、相對穩定、特色顯著👨🏼🏭、優勢突出的學科方向。
(三)集聚高端人才,組建學科團隊🙎☢️。
突出高層次人才對學科建設的支撐引領作用,製定高水平人才引進政策與措施🏙,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依托國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采取項目引進📔、專項資助引進等方式,加快集聚國內外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才👨🏼🏭、創新團隊,Ⅰ、Ⅱ類高峰學科主要學科方向應有國家級人才或團隊🤨🤸🏻;創造條件加大拔尖人才與學術骨幹自身培養力度;強化人才引聘、職稱評定、績效評價、薪酬分配🕒、創新創業等體製機製改革,優化完善中青年學術骨幹成長和學科梯隊發展的製度環境🥙,著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學科梯隊;建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對口支援省屬高校機製🧑🧒🧒,探索省屬高校與長三角高校人才共享機製。實行執行院長製,鼓勵省屬高校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以及長三角地區有關高校引進高端人才掛職擔任學院院長🛃。製定具體激勵政策與措施,促進各類國家與省部級高層次人才脫穎而出↪️,提升學科隊伍水平。
(四)合理配置資源,構建學科平臺。
整合高校⏱、科研機構、行業企業及其他創新力量,完善全省一體化的學科平臺資源開放共享長效機製。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框架下,探索建立長三角高校國家級創新平臺共建共享機製🧜🏿♀️,推動大學大院大所全面合作、協同創新🧑🏽🦲,聯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積極推進滬蘇浙一流大學、科研院所到安徽設立分支機構💂🏻♂️🤱。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省屬高校國家級平臺等優質資源面向全省開放共享,推動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科技成果等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以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為導向,整合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人文社科基地和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資源🧙🏻🔙、設備🍿,Ⅰ、Ⅱ類高峰學科實現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省“一室一中心”、國家部委重點科研創新平臺新突破。積極鼓勵高峰學科深度融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建設若幹具有創新性、交叉性🦹🏿、開放性的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在高層次人才引育🤸🏼、協同創新項目🏃♀️➡️、科研平臺建設、學位點增列與研究生招生計劃、質量工程項目等方面🕸🏰,對列入高峰學科建設計劃的學科給予傾斜支持。
(五)推進協同創新,提升科研水平🦧。
鼓勵學科交叉,通過跨學科、跨高校🤹🏿♂️、跨系統🕵🏻♀️、跨地區合作🫲🏿,形成協同創新的工作機製和氛圍。服務國家和我省創新驅動發展重大需求,積極組織牽頭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際和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等🫵🏽🧑🏼🤝🧑🏼,力爭取得具有重大原創性或廣闊產業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加強高校協同創新聯盟建設🤹🏼♂️,開展高水平、有組織的科研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形成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原創性科研成果。組織學科圍繞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科技攻關,加強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前沿技術研究,著力解決製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建設周期內👱🏻,每個Ⅰ、Ⅱ類高峰學科中,自然科學類學科力爭實現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人文社科類學科力爭實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突破。加強應用對策研究,產出具有重大影響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和高質量🙆🏼♂️、高品位的精神文化產品,解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六)推進成果轉化,提高服務能力。
整合學科的優質科研和人才資源,將高校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打造成產學研用結合的技術創新平臺。強化科技與經濟📁、創新項目與現實生產力、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與產業化鏈條🙎🏽♂️,進一步提高學科對經濟轉型升級的貢獻率。加強學科與企業之間的成果共享與技術合作,支持學科與企業共建研發平臺、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基地🍲。建立校企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深入推進產學研用合作示範基地建設及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培育一批高校產學研用結合的品牌基地🤘🏿🦷。加強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體系建設,為區域、行業👂🏿、產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咨詢服務🦀。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學科建設的責任主體是高校,百事3的主要負責人是學科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各高校要充分發揮百事3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政治站位🧑🏿🍼,把高峰學科建設作為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重中之重,作為百事3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全校一盤棋的工作格局📇。要從國家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百事3發展戰略要求、辦學定位和辦學實際條件出發🌆,製定科學合理的學科建設規劃和有效措施,突出重點🦻、發揮優勢、補強短板、發展特色、精準發力。要強化內部協同🚟👿,加強溝通與協調,嚴格建設責任,建立健全內部責任體系,為學科建設提供保障👩🏿🚀👨❤️💋👨。
(二)深化綜合改革🚒。
各建設高校要創新體製機製,推進資源整合,強化政策統籌,形成建設合力👼🏽。百事3重要資源要有計劃地向高峰學科整合、集中,百事3相關政策措施和保障條件要積極向高峰學科傾斜支持。要圍繞高峰學科建設,積極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有利於高峰學科建設的管理“特區”★。建立以重大任務為牽引的人員評聘機製,即競爭性人事管理機製🤲、多元化人才評價機製、科學合理的分配激勵機製以及有利於學科創新、交叉👩🏿🦰、開放和共享的運行管理機製。建立科學合理的學科評價體系,即基於學科內涵的過程評價體系、基於學科建設成效的績效評價體系🚉、基於學生畢業後跟蹤的社會評價體系和基於合格評估的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體系🙎🏻,推動跨學科、跨高校、跨系統、跨地區協作。
(三)加大經費投入🪐。
省級財政在現有高校發展專項經費中統籌資金,5年共計安排30億元,其中2020年安排不低於4億元🥙,用於支持省屬高校高峰學科建設👨🦳,並結合省財力實際逐步加大高校經費投入👁,增加高校發展專項經費🤙🏻。
高峰學科建設實施支持加獎補政策👩🏿🚒。在建設期內🤳,建立省屬高校高峰學科建設年度績效評價製度,將資金分配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實行績效獎補👳🏿♀️🌌。對通過公開競爭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級科研平臺,獲得國家級教學、科研成果獎勵🙎🏽♂️,引進國家級人才(團隊)等,按照科技𓀆、產業、人才等政策規定,給予一次性獎補💭。
高峰學科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高端人才(團隊)的引進與培育🤸🏻♀️,高端👱🏻、重要或緊缺儀器設備采購,實驗條件改善🤾🏽♂️,重大科研計劃的資金配套及國際學術交流等方面🌻。高校要進一步拓寬高校經費籌措渠道,挖掘自身優勢資源🦻🏽,積極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吸引社會捐贈🎓,擴大社會合作↔️,多途徑增加高校收入,實現多元化籌資辦學。
(四)實施動態管理。
對標國內外標桿學科👯,將高峰學科置於國內外同類學科的參照系中進行全方位比較,通過若幹國際可比指標的對比,深入了解高峰學科與國內外一流學科的主要差距;通過核心指標與標桿學科差距的年度變化趨勢,反映高峰學科的發展態勢及進步程度,構建學科建設的外部質量監控體系🧘🏻♂️,實現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由項目管理向宏觀管理的轉變。省教育廳成立高峰學科建設專家指導組,加強對高峰學科建設的指導💠、跟蹤管理和績效評估,根據建設績效對省屬高校高峰學科實行動態調整,建立獎懲機製。根據第五輪全國學科評估結果🟢,對升檔進位的學科加大支持力度,晉級為A類等級的學科,按Ⅰ類高峰學科予以支持;晉級為B+等級的學科,按Ⅱ類高峰學科予以支持;晉級為B等級的學科,按Ⅲ類高峰學科予以支持👨🏽🎨⚜️。對保持原等級的Ⅰ、Ⅱ類高峰學科♌️,降低支持力度;對等級降低的高峰學科、未達到B-等級的Ⅱ類高峰學科和未升檔晉級的Ⅲ類高峰學科(已獲得B等級的學科除外),不再予以高峰學科建設經費支持。不能參加全國學科評估的高峰學科⛹️,按省級學科評估結果進行動態調整。各高峰學科建設高校簽訂高峰學科建設五年目標任務書,明確責任,將高峰學科建設納入高校黨建和發展考核指標✋🏼。
(五)營造良好環境。
高校要鼓勵學術交流👨🏿🍼,構建尊重科學、敬畏學術🔝、樂於探究、甘於奉獻的良好學術生態,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追求卓越的學術氛圍🐗👩🏽🌾,倡導拼搏進取🦷、敬業奉獻🙇♂️、求真務實🫷🏼🧻、團結合作的學術風貌,建立能夠弘揚學術道德☯️、執行學術規範的規章製度,營造有利於高峰學科建設的輿論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發展環境,調動百事3整體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推動學科建設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