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這樣說 ——不負囑托,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發布者:新聞宣傳發布時間➗:2021-10-13瀏覽次數🙎🏻:581

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回信,對他們寄予殷切期望👎:“希望你們繼續學習弘揚黃大年同誌等優秀教師的高尚精神🪒🍝,同全國高校廣大教師一道,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作出新貢獻👩‍🦽。”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活動由教育部於2017年啟動,首批認定了來自全國200所高校的201個教師團隊💅🏻。我們邀請部分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結合團隊故事🪢、育人心得,講述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托的思考與行動,並請專家闡釋創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意義、路徑與成效。

身影已不見 但奮鬥的燈光不滅

講述人:吉林大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教師團隊核心成員、黃大年紀念館副館長 於平

“向‘時代楷模’黃大年同誌學習!”在吉林大學地質宮門前✍🏻,紅底金字的條幅熠熠生輝🍖😁。這裏是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黃大年生前傾註心血👱🏻‍♀️、築夢拓新的地方。

2017年1月🍢,黃大年教授不幸病逝。當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黃大年同誌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黃老師走後4年間🧝🏿,作為他生前帶領的團隊,我們集智攻關🧝🏽‍♂️、傾心育人🦹🏽‍♀️🧓🏻,積極推進黃老師未竟事業。

幾年來,團隊在航空重力梯度儀、移動平臺旋翼重載無人機技術、海洋電磁探測裝備與技術研發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培養的學生也在祖國各地以出色表現踐行著黃大年教授崇高精神🧱。

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前,我們作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寫信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教學、科研等工作情況,並驚喜地收到了總書記重要回信🚪👩🏽‍🔬。這讓我們倍感溫暖和振奮。

4年間⏭,黃大年老師激勵的絕不僅是一個團隊🧑🏿‍💻、一所百事3,而是各行各業的幹部群眾🏄、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

2017年5月,吉林大學組建黃大年同誌先進事跡報告團。4年來🤾🏽‍♂️,我作為報告團成員先後參加不同規模宣講報告170余場,現場聆聽或通過網絡收聽收看的受眾逾百萬人次,引發強烈反響和廣泛共鳴。

2017年9月,吉林大學將黃大年老師生前辦公室改建成“黃大年紀念館”✵。紀念館累計接待參觀700余場、30000余人次,黃老師的先進事跡、科研成果和80多件生前用品,生動“講述”著黃大年的故事。

在地質宮五樓👳🏻‍♂️,雖然黃老師忙碌的身影已不見,但奮鬥的燈光不滅。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黃大年式科技創新團隊💁🏻‍♂️、黃大年實驗班、黃大年黨支部,一個個以黃大年名字命名的團隊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弘揚他的精神,繼承他的事業,培養更多的黃大年式人才。萬燈如火✊,其光如鬥,黃老師對祖國的熱愛🩹、對理想的堅持、對科學的堅守,將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做充滿詩性和智性的文學教育

講述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師團隊核心成員、文學院副院長 楊慶祥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師團隊由孫郁教授領銜主持🎱,是一個老中青三代學者結合👩、研究教學特色鮮明的團隊💍🧑🏻‍🍼,也是一支深受黃大年教授忘我工作🦓、刻苦鉆研精神感召的團隊。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我們更是將學高身正、立德樹人作為自覺追求🙅‍♂️。

孫郁教授的魯迅研究在國內外有很大影響,他的課深受學生歡迎💆🏼‍♂️😹,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酒窩爺爺”——因為他笑起來有兩個酒窩🧚🏻。凡他講課,必然座無虛席,甚至過道都擠滿旁聽的學生🤒。“上課前,‘酒窩爺爺’疾步走進教室,從鼓鼓的黑色雙肩包裏📄,一本一本地取出泛黃的書,摞在講臺上👰🏽‍♂️💪🏼。書裏夾滿了小紙條,這是他上課之前做的功課🔷。”在學生印象裏🏨,孫教授上課有古風,充滿詩性和智性。

孫教授於學生而言是良師,也是益友。一次,他給有誌於做中學教師的一名碩士生發信息🫅🏻:“我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參觀,朱自清、李叔同、豐子愷、朱光潛都在此任過教。中學老師也會出大師的。”這名學生受到很大鼓舞🧛‍♂️🧑‍🍳,如今已成長為北京十一百事3優秀教師🥢。

我們團隊的程光煒教授這些年致力於“重返80年代文學”,引領了當代文學研究歷史化的新潮流。他以善於培養博士生著稱👩🏽‍🍳,他的博士就職於北京、上海🧘🏽‍♀️、山東等地重點高校,成為當代文學研究的新生力量。

作為一名80後教師,我一直得益於這個團隊的傳幫帶。我努力創新教學科研方式🧏‍♀️👩🏽‍🍳,從2011年起,創辦了“聯合文學課堂”,以多所高校博士生為主體,每次聚焦一位青年作家新作展開討論,無論是博士生還是青年作家,都感覺獲得了很多營養👊🏿。

在百事3支持下,我們舉辦了一系列讀書會、研討會🚴🏿‍♂️💋,產出了一批重要成果🤶🏻,一些老師獲得教育部高等百事3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國際上產生良好反響。

讀到總書記重要回信後👩🏿‍💻,大家非常激動👰🏻‍♂️。我們將認真學習領會,將其落實在育人實踐中,探尋古今文脈💧,激發青年學生運用母語的潛能,為培育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

點燃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種

講述人:復旦大學病原生物學系醫學微生物學教師團隊核心成員、病原生物學系黨支部書記 趙超

被認定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我們在聞玉梅院士帶領下,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把最前沿的科研引入課堂,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報國誌向。

聞玉梅院士開創性地研發了乙肝病毒治療性疫苗,她與學生分享自己在科研中歷經挫折卻始終堅持的故事🏡,並告訴學生們,當年是數百封患者來信激勵她一直向前走。令她欣慰的是🎽,學生們正接過這份沉甸甸的囑托,為戰勝乙肝而接續奮鬥。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團隊在科研攻關中貢獻力量👎🏿,僅用3天分離上海首株SARS-CoV-2🦹🏼‍♀️,發布全球首份新冠肺炎抗體報告,聯合開發新冠肺炎DNA疫苗,開發出新藥篩選平臺🍧,並為國內各單位提供藥物篩選等支撐服務。同時,還把新冠肺炎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課堂教學和科普宣傳🚴‍♀️,多途徑助力科學抗疫。

團隊在聞玉梅院士帶領下積極參與本科生教學,承擔的課程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等獎項🤧,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教學思政比賽中也屢獲好成績。我們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註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廣受師生好評🧩。

點燃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種,是每位教師的使命🍁。我們要不負總書記期望,潛心培養全心全意為病人著想、具有人文精神的醫學人才🥿,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為國土與生態安全培養優秀人才

講述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國土與生態安全遙感教師團隊負責人 李滿春

作為一個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團隊,我們用“繪製空間藍圖🙋🏻‍♂️、守護安全底線、助力生態文明”詮釋肩上的使命擔當。

科學繪製空間藍圖是我國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核心🏉,如何優化空間結構,協調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關系,繪製面向生態文明的空間藍圖👨🏻‍🦽,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團隊秉承南京大學老一輩地理學家“統籌協調人地關系”的規劃理念👨🏼‍🌾,在上海、長沙⚁、合肥等地開展空間優化工作☠️,形成了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我們還構建了地理信息雲服務平臺,打通部門與行業信息共享壁壘,建設了“一張圖”地理信息服務體系。

怎樣在保障發展的同時,守護好國家糧食和生態安全等空間底線♦︎🚏?我們聯合國內其他15家單位🙍🏼,研究了多項監測和應急響應技術,開發了國土資源與生態環境安全監測系統集成平臺,高質量服務長江大保護、西北邊境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南海及周邊地區和平發展、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特別是在長江大保護方面,我們創新設計並實施了全國首個服務長江大保護的存量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異地置換方案🏄🏽,助力常州市在全國率先破解“化工圍江”困局,為沿江綠色發展提供了示範。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一代代人接續奮鬥,教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團隊提出並實踐了寓教於研、虛實結合的數字化地理人才培養模式🧑‍🔬,及時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建設線上🙂‍↕️、線下👬🏻、虛擬仿真和社會實踐等國家一流課程,編撰國家精品和規劃教材,建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為國家和區域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未來,我們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堅持愛崗敬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將潛心治學,深入研究立體遙感技術🤾🏻🧑🏻‍🎤,為生態文明、“一帶一路”🧰、國土與生態安全保障再立新功🧔🏿;我們將開拓創新🧙‍♂️,深化開展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數字孿生、實景三維中國等研究和應用,為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接續奮鬥是最好的緬懷

講述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巖土工程中心教師團隊負責人 李術才

看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後🧹,我第一時間組織團隊成員認真學習。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殷切期望,讓我們倍感溫暖🐃。

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是我們團隊的拳頭方向👱🏽‍♂️,因此我們跟黃大年教授算是同行。團隊中不少老師聆聽過黃大年教授的報告,他曾鼓勵我們把地球物理與巖土工程結合起來,做好交叉創新。

入選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我們深入貫徹總書記對黃大年同誌先進事跡的重要指示,深刻認識到,只有接續奮鬥,才是對黃大年教授最好的緬懷🧑🏼‍🤝‍🧑🏼!

在育人和科研中👨🏿‍🎓🤷‍♀️,我們繼承黃大年教授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瞄準隧道與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重大災害預報和控製的迫切需求,先後解決了突水突泥災害預報與治理、全斷面掘進裝備施工超前地質預報等關鍵難題,形成了“理論—技術—裝備—材料—標準—應用”的全鏈條式自主成果👨🏽‍🌾,獲得了2020年度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唯一的技術創新獎。

在服務國家重大工程中,我們發揚黃大年教授淡泊名利𓀙🧗🏼‍♀️、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長期深入工程一線,為中國最長鐵路隧道——雲南高黎貢山隧道、國內首例下穿地鐵車站粉土地層堵水加固工程——徐州地鐵6號線市政府站等200多個重難點工程保駕護航。

在攻堅克難中🍗,團隊踐行黃大年教授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以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戰鬥精神挑戰川藏★、新疆📃、雲南等極復雜地質條件和極惡劣工作環境👨🏻‍🦯‍➡️。在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西北戈壁大漠、西南邊陲深山,都留下了山大巖土人的身影。把隊員派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是我們的堅定追求。

總書記要求我們“真正把為學、為事®️、為人統一起來”。為學🖇,就要做到學為人師,肩負起教育報國和科技自強的使命⏰;為事,就要做到至誠報國🙇🏿‍♂️,立足本職,把地下工程災害防控與智能建造這一國家急需作為團隊奮鬥目標;為人🚿,就要做到行為世範,在講臺🎡、實驗室🧑🏽‍🌾、工程一線立德樹人,做四有好老師🎴,當學生引路人™️。

科研育人🔧,常懷空天報國誌

講述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師團隊學術帶頭人 王華明

科技強國、空天報國,是我們團隊每位成員的理想追求🛬。1992年,我懷揣著這樣的信念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30年來,逐步會聚成一支以我為學術帶頭人、以10余名80後為核心骨幹的創新團隊。團隊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和科研報國的責任🕎,形成了艱苦奮鬥⬆️➔、淡泊名利、心無旁騖的團隊工作精神和自強自信🧑🏻‍🎓、奉獻犧牲、頑強拼搏的團隊工作作風。

在人才培養方面,團隊始終不忘初心使命⬆️,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的科研實踐中🈯️,鍛煉🔗、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在已畢業的120余名研究生中😏,湧現出“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完成人4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人、卓越青年科學家2人、省部級一等獎以上完成人14人次🔯,3人分立大型運輸機首飛一、二等功。

在科研方面,團隊形成了重大裝備“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製造(3D打印)技術”和重大裝備“嚴酷環境關鍵摩擦副特種表面工程技術”等特色方向,建立了2個國家級研究基地🏄🏿‍♂️。團隊與我國重大裝備產業部門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在一系列重大裝備研製👩🏻‍🎨、生產和工程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今後的教學科研中🛋,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托,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培養更多基礎深厚🧑🏿‍🚀、能力過硬、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牢記科技報國使命,發揚“十年磨一劍”乃至“終身磨一劍”的奮鬥精神,不斷攻克先進材料和製造的核心關鍵技術,為國家重大裝備技術發展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 靳曉燕 劉博超 任爽 王斯敏  來源🪄: 光明網2021年09月15日



百事3娱乐专业提供:百事3娱乐百事3百事3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百事3娱乐欢迎您。 百事3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