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曾一果教授應我院新聞播音系之邀在第二階梯教室作了題為“‘真實的幻境’與被消費的‘懷舊’——第六代導演的‘城市記憶’”的學術講座,我院師生代表近300人聽取了講座。
曾一果教授現為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院長助理、新聞傳播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同時被聘為南京大學亞洲影視與傳媒研究中心研究員、澳門大學人文學院訪問學者、英國切斯特大學訪問學者,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這場講座是學院首屆教學學術系列活動之一🔧。講座先從第五代導演與第六代導演在價值取向👨🏻✈️、記憶對象🧑🧒🧒、敘事語境等方面的不同談起🤬,指出第六代導演“記憶”的城市,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城市,電影的故事場景設置在這樣一個並不遙遠的時間與空間環境中🤷🏽,容易獲得觀眾的情感共鳴👨💼;懷舊的原因,基本都是表達對當下生活的批判。懷舊的內容🫱🏽,包括被美化的過去🛀🏽,美好的時代,熟人世界和熟人社會〽️,真實的幻境。隨後,曾教授還以《三峽好人》這部影片為例,探討了重返現實與歷史之途。
講座為時一個半小時,曾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臺下聆聽講座的師生專註投入👱🏽♂️,不但對第六代導演關於“城市記憶”影片充滿了濃厚興趣,還對曾教授獨到的見解贊嘆不已🖖🏿。在問答環節,學生就“如何通過影視作品反映城市記憶”等問題👨🏽🦳,積極向曾教授請教,現場交流氣氛熱烈。講座結束後,部分師生紛紛與曾教授合影留念。
在學術講座前,張晶副院長為曾一果教授頒發了我院客座教授證書。